民革鞍山市委員會:
你們提出的“鑄工匠人才之基 啟產業升級新程”的提案已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深化校企合作和產教融合
搭建多種校企合作平臺,拓展校企合作形式內容,促進院校人才培養與企業用人需求緊密結合,推進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工作過程對接,形成“人才共有、過程共管、成果共享、責任共擔”的校企合作辦學機制,形成技工院校與企業深度融合的工作體系。鞍山技師學院作為我市技工院校的龍頭,主動吸納行業企業合作共建,通過“三引進,兩走出”的產教融合新模式,即引進企業產品、引進企業工匠、引進企業技術,讓教師走出學校到企業、讓學生走出課堂到車間,先后與鞍鋼建設集團、遼寧紫竹集團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建立校企合作關系,通過開設冠名班、訂單培養等形式開展校企合作,從對企業文化和企業生產過程的提前認知,到結合企業技術產品制定教學計劃,再到企業工匠走入課堂與師生共同完成教學,實現學生從校園到企業的無縫銜接。岫巖滿族自治縣技工學校、鞍山市高新區科技技工學校等普通技工院校緊密對接區域行業產業需求,結合專業特色,深入挖掘自身優勢,尋求校企合作新關系,探索產教融合新模式。
二、立足崗位保用工開展企業自主培訓
充分發揮企業培訓主體作用,支持各類企業立足生產、經營、管理實際,面向本企業職工自主開展崗前、轉崗等各類培訓,提升職工技能水平,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重點引導大中型企業依托職業院校或本企業培訓中心,采取校企合作、工學交替等形式,組織技能崗位在職職工參加新型學徒制培訓,精準培養適合企業發展和崗位需求的中、高級技能人才,按規定給予中級工(四級)每人每年5000元,高級工(三級)每人每年6000元培訓補貼。面向企業生產一線技能崗位工作、與企業簽訂3年以上勞動合同并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具備申報評定技師、高級技師條件的在職職工開展技師培訓。職工經培訓取得技師、高級技師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后,按照技師3500元、高級技師5000元標準給予補貼;已具備高級技師職業資格或職業技能等級,經培訓取得其他職業(工種)高級技師職業資格或職業技能等級的,按照3500元標準給予補貼。
三、支持用人單位自主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
持續向用人主體放權,全力支持各級各類企業結合生產經營特點和實際需要,按照有關規定面向本企業職工自主開展技能人才評價,自主確定評價職業(工種)范圍,自主設置崗位技能等級,自主開發評價標準規范,自主運用評價方法。推進實施“新八級工”制度,即在原有的“五級”技能等級基礎上,往下補設學徒工,往上增設特級技師和首席技師,構成“新八級工”職業技能等級序列。
四、加強高技能人才培養載體建設
以服務企業發展為宗旨,創新高技能人才使用和培養機制,充分發揮高技能領軍人才作用,依托企業、職業院校(含技工院校)建立技能大師工作站(室)。截至目前,我市已建設市級技能大師工作站41個,省級技能大師工作站15個,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7個。通過大師工作站(室)集聚優秀高技能人才的聰明才智,進一步發揮高技能人才在帶徒傳技、技能攻關、技藝傳承、技能推廣中的積極作用,注重典型引路、高端帶動、增強效能,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進步,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自主創新能力,技能大師工作站(室)已成為新技術克難攻關、新工藝創造創新、新標準研發推廣、高技能人才交流提高的基地和平臺。
五、建立完善高技能人才激勵機制
實施“鋼都英才計劃”,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省政府特殊津貼的高技能人才和獲得全國技術能手、省技術能手、遼寧工匠等榮譽稱號的高技能人才可按照《鞍山市人才分類目錄》進行人才認定,享受“鋼都英才卡”,持卡高技能人才按照類別層次享受子女義務教育階段自主擇校,隨遷配偶按原身份安排工作,以及健康體檢、就醫問診、評審職稱、政務代辦、法律服務、金融服務、通訊服務、創業扶持、企業宣傳、旅游出行、餐飲住宿、文化娛樂等優惠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