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工黨鞍山市委員會:
你們提出的“技能人才培養面臨的問題及解決路徑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遼寧省“十四五”職業技能培訓規劃》提出,開展大規模職業技能培訓,是提升勞動者就業創業能力、緩解就業結構性矛盾、促進擴大就業的重要舉措,是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近年來,我市始終堅持終身職業技能培訓體系建設工作,先后印發《鞍山市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實施方案》《鞍山市實施“技能遼寧行動”工作方案》《關于進一步加強監管服務提高職業能力建設工作質量》《鞍山市貫徹落實<關于加強新時代遼寧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實施意見>任務分工方案》等,持續強化職業技能培訓政策指引作用,強化技能培訓,深挖就業潛力。
一、強化技能提升,打造技能型工人隊伍
一是支持企業自主開展培訓和評價。全力實施《遼寧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遼寧省財政廳關于做好新時代中國特色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工作的通知》,開展訂單式培養、套餐式培訓。聚焦12個產業鏈、四大重點產業集群,加大技師、高級技師培訓項目落實力度,推動落實全省高技能領軍人才培育計劃。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結合職業標準化和企業崗位規范要求,自主認定職工的職業技能等級。目前,我市已備案的自主評價單位是鞍鋼集團和遼寧紫竹集團,2023年開展自主評價7000余人次。
二是創新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緊緊圍繞市場用工需求,動態調整我市補貼性職業培訓項目目錄,引導各類培訓資源有針對性培養產業急需、生產必需的技能人才。2024年,我市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項目目錄共收錄了政府補貼培訓項目147個。其中,職業(工種)129個、專項能力16個、創業培訓2個。同時將電子商務師、縫紉工、信息通信網絡終端維修員、裝配鉗工等24個職業(工種)列為急需緊缺。目前,全市已備案職業技能培訓機構36家,其中17家被確定為2024年承擔政府補貼培訓定點機構。
三是強化高技能人才培養資源和服務供給。鼓勵各類企業結合實際把高技能人才培養納入企業發展總體規劃和年度計劃,依托企業培訓中心、產教融合實訓基地、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公共實訓基地、技能大師工作室、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網絡學習平臺等,大力培養高技能人才。鞍鋼集團有限公司教育培訓中心于2019年獲評國家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建設單位。2023年,鞍鋼獲批2個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2個省級技能大師工作站;新增1個全國技術能手、2個遼寧工匠、12個遼寧技術能手、4名鞍山市有突出貢獻高技能人才。2024年獲批1個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并將“鞍鋼集團有限公司設備點檢員技能培訓品牌”報送省人社廳參評遼寧省職業技能培訓品牌。
二、發揮基礎作用,鞏固技工院校人才培養主陣地
圍繞我市產業發展和市場需求,優化職業教育類型、院校布局和專業設置。深化技工院校改革,大力發展技工教育,推動全市技工教育均衡發展。我市現有技工院校5所。其中,公辦2所,民辦3所。2022年、2023年共招生2117人。招生專業包括數控加工(數控車工)、焊接加工、機電一體化技術、電氣自動化設備安裝與維修、玉雕設計與制作、美術設計與制作、計算機應用與維修、幼兒教育、護理、電子商務、旅游服務與管理等11個專業。通過開展冠名班、訂單班等方式,與省內外多所知名企業簽訂校企合作協議、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切實走好工學一體化的人才培養之路,全面提升企業技能人才儲備。近年來就業率達到98%以上。鞍山技師學院被確定為遼寧省優秀學校,電氣自動化設備安裝與維修、數控加工、焊接技術和分析檢驗技術四個專業被列為優質專業建設項目。規范實施技工院校教師職稱評審工作,2023年,中職技工院校評聘講師14、助理講師1人。
三、加強工作保障,建立完善高技能人才激勵機制
一是實施“興遼英才計劃”。加大對人才,特別是高技能人才的支持獎勵力度。對評選的“遼寧工匠”、“遼寧突出貢獻高技能人才”、“遼寧技術能手”,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落實“鋼都英才計劃2.0版”配套實施細則,加大對優秀技能人才的獎勵力度。
二是拓寬技能人才職業發展通道。全面實施職業技能等級認定,鼓勵引導符合條件的企業推行“新八級工”制度。引導企業建立健全基于崗位價值、能力素質和業績貢獻的技能人才薪酬分配制度,實現多勞者多得、技高者多得。指導企業學習貫徹《遼寧省國有企業科技人才薪酬分配指引落實方案》、《遼寧省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指引》等,進一步深化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工資分配制度改革,引導和推動國有企業建立健全符合人才特點的薪酬分配制度。支持高技能人才參加工程、農業、實驗技術、技工院校教師等8個系列職稱評審。
三是強化高技能人才表彰獎勵。對符合條件的優秀高技能人才,優先推薦參與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國家科學技術獎、政府特殊津貼、中華技能大獎、全國技術能手等評選。對符合條件的高技能人才,按規定授予五一勞動獎章、青年五四獎章、青年崗位能手、三八紅旗手、巾幗建功標兵等榮譽,提高全社會對技能人才的認可認同。
下一步,市人社局將會同相關部門健全完善我市技能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激勵制度,構建黨委領導、政府主導、政策支持、企業主體、社會參與的高技能人才工作體系,讓學技能有學頭、有盼頭、更有奔頭,讓技能人才在新時代大舞臺上擁有更多的發展機遇,為高質量充分就業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撐。
鞍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024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