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與新農保有什么區別?
我國于2009年實施了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簡稱新農保),2011年實施了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簡稱城居保),2014年2月,在總結新農保和城居保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國務院決定,將兩項養老保險制度合并實施,在全國范圍內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采取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制度模式,拓寬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相結合的資金籌集渠道,強化長繳多得、多繳多得的激勵機制,建立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完善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相結合的待遇支付政策,不斷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
新農保與城居保的區別主要在于針對的參保群體、執行時間、繳費檔次、待遇標準等不同。
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范圍包括哪些人員?
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非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及不屬于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覆蓋范圍的城鄉居民,可以在戶籍地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三、怎樣辦理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手續?
參保人員可持本人的戶口本、身份證、社會保障卡原件及復印件,到戶籍所在地村委會(社區)提出參保申請,村委會(社區)審查參保資格、提供并填寫《遼寧省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登記表》,由本人簽字或留指紋確認。
參保人員也可以通過登錄遼寧政務服務網、自助終端、移動應用等互聯網服務渠道,上傳有效身份證件、戶口簿首頁和本人頁,填寫《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登記表》辦理參保手續。
四、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怎樣繳費?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保費按年征收,征收模式為稅務征收,參保人員可以通過遼寧稅務微信公眾號繳費。
五、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有哪些繳費檔次?
2019年1月1日起,全省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檔次調整為7檔,具體為200元、300元、500元、800元、1000元、2000元、3000元7個檔次。目前,僅為原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低保對象、特困人員和重度殘疾人等繳費困難群體保留100元繳費檔次。
六、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有政府補助嗎?
有的。政府的補貼分為兩個部分,一是繳費補貼,二是享受待遇的補助。
1.繳費補貼:縣(市)區人民政府按照參保人員確定的繳費檔次,對應給予每年40元、50元、70元、100元、120元、140元、160元的繳費補貼。參保人員需按年繳費才能享受繳費補貼。如參保人員按年繳費期間出現中斷繳費的,補繳時不享受政府繳費補貼。
2.享受待遇的補助:縣(市)區人民政府對符合領取條件的參保人員全額支付城鄉居民基本養老金。
七、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領取條件是什么?
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個人,年滿60周歲(不區分男女)、累計繳費滿15年,且未領取國家規定的基本養老保障待遇的,可以按月領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
八、參保人員達到待遇領取條件時怎樣辦理待遇領取手續?
參保人員可以到戶籍所在地村委會(社區)申請辦理待遇領取手續,經審核確認符合待遇領取條件的,自出生月份或系統繳費到賬次月起,通過社會保障卡領取養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