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運輸與物流
車身修理:通過車身校正平臺和相關的測量設備,檢測車身損傷程度并修復結構損傷至原廠技術參數。比賽中對選手的技能要求主要包括:診斷與校正;更換需要焊接的面板和部件;拆卸、重裝或更換以及重組內外部件和面板;正確選擇、組裝和使用工具或設備等。
汽車技術和汽車維修:應用汽車機械、電氣、電控以及各系統集成的知識,使用汽車維修工具診斷儀器及設備,在汽車整車或系統臺架上進行檢查、拆裝、測試、測量、診斷等工作,排除汽車各系統機械和電氣故障。
汽車噴漆:在規定的時間內,對汽車工件上的損傷根據涂裝工藝及相關技術要求,通過除舊漆、填補/打磨原子灰、噴涂底漆、遮蔽非噴涂區域、顏色微調、色漆駁口修補或雙色噴涂、拋光等工作修復損傷。
重型車輛維修:選手運用掌握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對賽項提供的礦山生產、工程施工等特種運輸車輛維護、維修包括柴油發電機拆裝與測量、液壓系統故障排除及電氣系統故障排查等模塊。
貨運代理:競賽命題借鑒世界技能大賽命題內容、方法和考核標準,結合本地區實際,以《物流服務師國家職業技能標準》相關能力要求為依據,設計運輸業務設計與運營、貨運代理等模塊,同時增加相關新工藝、新技術以適應智慧物流環境下對物流人才職業技能的新要求。
新能源汽車智能化技術:參考世界技能大賽標準,以提升智能網聯汽車應用和服務能力為目的,以測試、裝調、運維技術為載體,全面考察選手對智能網聯汽車環境感知技術、智能決策技術、線控執行技術理解與應用能力。
農機維修:按照《農機修理工國家職業技能標準》,設計多缸柴油機供油提前角調整、輪式拖拉機電路和油路故障診斷與排除、聯合收割機液壓系統故障診斷與排除以及缸套、活塞、活塞環安裝前的檢查與測量等模塊任務。
二、結構與建筑技術
室內裝飾設計:運用建筑制圖的基礎知識,應用賽項提供的建筑裝飾設計應用軟件(AUTOCAD),在制圖室或計算機房,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室內裝飾施工圖設計,包括平面圖、立面圖、頂棚圖等。
家具制作:綜合運用家具制作專業技能,依據賽項提供的圖紙、技術文件、原材料、設備、工具及評價標準,通過多種精細加工和后期處理工序,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結構制作及表面裝飾的加工等任務。
木工:運用識圖、繪圖等專業知識以及木材加工專業技能(以手工加工為主),依據現場的材料、設備及比賽要求,完成放樣、畫線、零部件加工、表面處理、組裝等比賽內容,包括制作屋架、門窗等作品。
混凝土建筑:選手在現場進行識圖與放線、模板制作與安裝、腳手架搭設、鋼筋制作與綁扎、混凝土澆筑等方面工作,完成項目建筑物的基礎、柱、梁、板、墻等構件制作。
園藝:選手在規定的時間和空間里,按賽項預設的賽題,發揮個人技能技巧,使用專用工具對指定造景材料進行制作、安裝、布置和維護。
砌筑:根據提供的施工圖紙,利用水平尺、靠尺、瓦刀、刨錛等砌筑工量具,經過放樣、砌筑、抹灰、勾縫、清潔等工序,將磚和砂漿混凝土材料砌筑成設計要求的建筑物或構筑物,完成最終砌筑作品。
抹灰與隔墻系統:依據賽項技術文件、競賽材料以及操作工具,運用組裝、抹灰技術,組裝輕鋼龍骨架和石膏板,完成立面、平面及其他不規則部位抹灰處理,同時制作安裝裝飾線條。
管道與制暖:采用管接頭連接、專用配件連接、卡壓連接、螺紋連接及焊接等施工方式,安裝給水、排水、衛浴設施、供暖等設備和管道,包括不銹鋼管、鍍鋅鋼管、PPR管、PE管等管道安裝連接。
制冷與空調:運用制冷與空調專業知識以及專業器材設備,完成制冷組件制作、制冷設備安裝測試及調試以及空調設備故障排查修復測試及調試。
瓷磚貼面:運用識圖放樣切割技術和瓷磚鑲貼技術,根據賽項要求以及場地設施條件和比賽材料,完成墻面和地面的瓷磚鑲貼、地面施工、墻角、陰陽角的鑲貼處理以及對作品嵌逢處理。
鋼筋綁扎:選手運用對鋼筋材料的了解及對鋼筋綁扎基本技能的掌握,按照施工圖紙技術規范要求,利用賽場提供的設備、原材料完成切斷、彎曲成型、綁扎和安裝等不同工序的加工制作。
工程測量:考察參賽選手工程測量基本理論知識、技術應用水平和水平儀、全站儀等測量儀器操作能力,包括導線測量、水準測量等模塊,為工程建設的標準化、系列化及生產快捷化提供工程測量服務保障能力。
三、制造與工程技術
數控銑:依據賽項試題(圖紙),利用數控銑床(加工中心)對工件進行金屬切削加工,以金屬切削刀具去除材料方式來完成工作制作的過程。
數控車:使用賽項提供的技術文件、專用設備及工具(部分工具選手自備)對規定的金屬原材料進行加工成零部件,包括使用常用的手動工具配合一起完成的相關競賽任務。
電子技術:選手運用專業知識和技能完成電路設計、嵌入式編程、線路板測量與檢修以及電子線路安裝與調試的競賽任務。結合本地區崗位實際,主要考核選手電氣設備的安裝使用調試能力。
CAD機械設計:應用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三維建模及動畫仿真。根據給出的裝配圖、工作原理圖、零件圖和文字說明等信息繪制零件的三維模型,根據技術文件要求進行虛擬裝配和動畫仿真,按照要求生成二維裝配圖和制定零件的二維零件工作圖。
焊接:參照世界技能大賽技術標準,結合本地區實際,選手根據賽場提供的技術文件以及焊接原料,按照規定的焊接工藝和相應技術要求,安全規范地制作完成不同類型、不同規格的焊接任務。
水處理技術:考察選手對市政或工業供水和廢水處理系統、設備進行管理、監控、控制、維護和維修能力,要求選手具備化學、生物、電氣、機械、自動化和環境保等方面知識和技能。
化學實驗室技術:考核選手對專業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實驗方案設計、實踐操作的能力,包括無機及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的相關實驗等方面內容,主要考察選手正確規范使用儀器和藥品;正確操作規程;取得正確的實驗數據;正確記錄、處理數據和表達實驗結果。
電工:依據賽項給定的電氣施工圖完成配用電裝置及電氣控制裝置的安裝與調試。主要完成控制元器件的安裝、電路連接、相關元件的參數設置等任務,并調試該電氣控制系統達到技術要求。
裝配鉗工:依據《鉗工(裝配鉗工)國家職業標準》,選手以給定的鉗工圖紙及相關技術要求為標準,通過手工加工完成鉗加工與制作,完成結構部件的裝配、檢測與調試。
移動機器人:基于智能移動機器人的集環境感知、動態決策與規劃、行為控制與執行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綜合系統,以考察參賽選手的操作實踐和創新思維能力為重點,完成移動機器人基本功能測試、移動機器人手動功能實現、移動機器人自動功能實現等項任務。
塑料模具工程:選手獨立運用產品設計、數控編程、數控加工、模具裝配以及產品注塑等專業知識和技能,依據圖紙和技術要求,使用CAD/CAM軟件和操作加工中心等設備,完成產品建模、模具設計及數控加工工作過程。
機電一體化:通過運用機械技術、氣動技術、液壓技術、電工學、電子學、計算機技術、生產數字化技術、機器人技術和系統開發等方面技能進行設計、組裝、安裝、調試、維護、修理和校調自動化工業設備及編寫設備控制系統和人機界面程序。
增材制造:融合計算機輔助設計、材料加工與成型技術、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通過軟件與控制系統將專用的金屬材料、非金屬材料以及醫用生物材料等,按照擠壓、燒結、熔融等方式逐層堆積制造出實體物品。
工業設計技術:以科技的手段和藝術的表現,對工業產品在材料、結構、工藝、形態、人機關系等方面進行綜合處理,使其具有實用、經濟、美觀的優良品質。參賽人員需熟悉產品設計方法,熟練掌握設計軟件及3D打印操作。
機器人系統集成:根據生產需要,將機器人系統總成(組裝)到整體的過程。選手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分析、系統設計、設備安裝等工作,通過編程實現相關作業流程,完成規定任務。
原型制作:運用CAD軟件進行原型正逆向設計與局部自由設計,根據自己設計的圖紙,使用指定的材料,運用機械加工、CNC加工、3D打印等工藝制作模型,并對模型進行表面處理與裝飾。
工業4.0項目:通過將現場加工設備和加工對象的互聯互通,并實現與制造執行系統和系統仿真軟件的縱向集成,高效、柔性安全帶完成產品個性化定制。考察選手工作組織與管理、設計組裝與調試、軟件設計與實現、網絡和網絡安全、測試維護等內容。
光電技術:運用光電產業專業知識,滿足“產品制造、應用實踐、維修維護”的技術要求,完成光電終端產品制造、光電應用系統的實施和優化。包括工作組織與管理、光電產品設計與生產、安裝與調試及維修優化等。
四、信息與通信技術
信息網絡布線:根據技術文件要求進行規劃設計,根據技術標準完成對光纖電纜、銅纜的安裝、性能測試等,進行無線技術和網絡應用實施和維護維修。
網絡系統管理:在網絡操作中心、互聯網服務供應商、數據中心等多種應用場景下,對各類型網絡系統項目進行分析、設計和實現,進行服務器、客戶端和網絡設備的安裝與配置,實現互聯等網絡服務功能。
商務軟件解決方案:運用軟件開發平臺、數據庫管理工具,根據要求完成軟件解決方案。主要從工作組織和管理,交流和人際技能,問題解決和創新,分析設計、開發軟件解決方案等幾方面考核選手的技能水平。
印刷媒體技術:應用計算機輔助設計手段,使用膠印機、數字印刷機和相關設備、軟件、儀器來生產滿足客戶需求的商業或包裝印刷品。
網站設計與開發:要求選手熟練掌握網站開發設計的相關技能,主要包括設計和重構模塊、前端功能和交互模塊、API開發模塊、信息系統前端功能模塊的全線開發。
云計算:是指通過技能實操表現來衡量選手對云計算相關知識及技術技能的掌握情況,要求主要包括工作組織、自我管理;通訊與人機溝通技巧;解決問題及創造力;安全;可靠性、可拓展性和靈活性等。
網絡安全:需要選手按照相關標準和規范要求對信息系統安全進行檢查、分析和評估,發現系統安全隱患,并采取措施降低系統面臨的安全風險,保障系統安全、穩定運行。
移動應用開發:面向移動終端設備操作系統進行“應用程序”開發,本項目比賽內容涵蓋了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智能手表相關的APP應用程序開發。
物聯網技術:主要考察物聯網安裝調試員職業從業人員的職業能力,要求選手根據技術文件要求,利用專業工具和儀器設備,設計、安裝、搭建、調試、配置以及應用開發一套滿足需求、可運行的物聯網系統,通過真實的工作任務實施考察選手的綜合職業能力。
五、創意藝術與時尚
花藝:根據花藝設計的構圖、色彩理論、設計理念和技藝,合理選擇運用植物以及植物器官(花、葉、果、枝等)和裝飾材料,正確使用工具對植物進行再加工和養護,設計制作花藝作品。
平面設計技術:要求參賽選手具備獨特的視覺傳達創造力,熟練掌握電腦軟件操作技術,具有色彩、字體、圖形和版式設計能力,在規定條件下完成規定的工作任務。
玉石加工:考察參賽人員鑒別玉石價值的能力、原石設計開發的能力、精準節儉處理玉石原料的能力,以及評判加工后的成品品位。
商品展示技術:利用顧客消費心理,圍繞商品的特性與既定主題,在目標客戶的需求與現場工具耗材的基礎上完成方案調研、設計和安裝實施,并使用最佳的方法,將商品有效的展示給顧客,達到促進商品銷售的目的。
時裝技術:依據賽項提供的圖片款式、號型或圖紙,使用設備、工具及原材料,運用服裝設計、制版、排料、制作和熨燙等多種技術完成參賽作品,并能過人臺整體展示。
3D數字游戲藝術:選手結合美學設計知識,熟練運用3D設計軟件技術,在規定的時間期限內,完成從概念設計到引擎展示的游戲美術全流程設計。
六、社會及個人服務
烘焙:依據賽項技術文件,利用攪拌機、烤箱、醒發箱等專業設備,將面粉、酵母、水、鹽、油脂、雞蛋等原料加工、烘烤成面包或糕點。
美容:對標國際美容行業最高標準,對美容師執業范圍內的美容、美體、手足護理、美甲、化妝等各項美容技能和服務水平進行全面的測量評估及技能比拼。
糖藝/西點制作:糖藝項目考察糖類經過熬煮、加熱成型、藝術組合等手法加工而成的藝術造型。西點制作項目考察選手將砂糖、油脂、雞蛋、面粉等材料經過合理調配,結合冷熱加工等技術手法,借助烘焙設備,制作出具備色香味形和美好質感的甜食。
烹飪(西餐): 熟練運用專業的烹飪技能,根據大賽組委會提供的設備及原料,科學的進行賽前準備,賽中時間分配,原料加工順序,明確烹調方法的基礎烹飪,以及符合標準的收檔工作。熟練并安全的掌握工具使用,設備及器械操作,并均衡菜品營養,把控味道,色澤,菜品成熟度,精控成本的相關技術要領,在規則范圍和相應時間內設計并完成菜品制作。
美發:選手按照賽項要求,完成包括洗發、剪發、染色、造型、化學改善和特殊的頭發處理等任務,并具備營造愉快工作氛圍,考察選手的工作組織與管理,與客戶溝通、關懷能力。
健康和社會照護:參賽人員結合醫學基礎知識和技能在模擬居家、社區、護理院機構等場合,直接為照護對象提供生活照護、基礎照護、康復照護、感染防護等相關專業技能服務。
餐廳服務:根據賽項提供的主題方案,完成現場宴會擺臺、服務技能展示、主題設計說明和答辯、中式分餐服務等模塊任務,為客人提供健康環保、安全、節約服務。
酒店接待:考察選手溝通藝術、社交經驗、職業形象、禮儀修養、銷售技巧、良好的口語交流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計算機應用技能、預定程序、收銀知識等業務知識和技能的熟練應用。
導游:通過選手自我展示、知識問答、講解競賽等環節的比賽,考察參賽人員技能水平、文化底蘊和綜合素質。同時,通過比賽,提升導游形象、交流導游經驗,增強導游作為文化交流使者的作用。
汽車營銷:考核汽車銷售顧問崗位在客戶需求分析、產品展示、異議處理等環節所需的核心技能與核心知識,如產品知識、禮儀規范、溝通技巧、客戶消費心理等。同時兼顧汽車金融保險、二手車、配件精品、客戶服務等與汽車銷售密切相關的崗位所需的職業技能與知識。
茶藝:以中國茶道精神為指導,以泡好一杯茶和呈現茶藝之美為目的,選手通過充分展示茶的色、香、味、形等性狀,強調茶湯質量和泡茶過程美結合。
社會體育指導(健身):根據運動人體科學知識、健身運動指導的知識、技術和技能,針對不同個體,完成健康體能測試和評估,制訂個性化的運動健身計劃,同時能夠規范標準使用賽項提供的健身器材。